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江苏教育工作简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学科生态圈建设驶入快车道

发布日期:2015-08-07 22:24:36   点击数:

近年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坚持“汇聚一流人才,发展一流学科”,确定了“优势特色学科持续壮大,新兴交叉学科异峰突起,基础学科长足发展”的发展路径,着力打造“以大气科学学科为高峰,以海洋、信息、环境、管理等学科为高原,以基础学科为高地”的学科生态圈。通过不同优势学科的联合互补和学科结构与布局的优化,各学科紧密围绕大气科学这一主线,形成了覆盖每一个专业的纵向学科链和横向学科群。

一、建有方向,创有目标

学校坚持全面布局学科生态圈建设,注重顶层设计,以学科协同发展打造学校发展的“超级蓝图”。

1. 夯实高地,为学科生态圈提供沃土。该校特色学科大气科学的发展尤其需要扎实的数学和物理学科作为基础,没有较强的基础学科群作支撑,应用学科就难以保持长久的自主创新能力。近年来,学校紧抓数理基础课教学和研究,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高教社杯、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等;“大气科学数理班”、“数学与应用数学长望班”重点培养精英化、创新型数理科学与大气科学兼备的人才,其中2013级数学与应用数学长望班在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申报中做到了“人人有目标,人人报项目”。

2. 构筑高原,助推学科生态圈多元发展。近年来,学校海洋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等应用学科高速发展,成为维持学科生态圈多样性的中坚力量。各应用学科的多篇成果发表于《Scientific Reports》、《Physics Today》等国际权威期刊杂志,科研项目获国家海洋科学技术一等奖,在“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中国机器人大赛等学科竞赛中斩获多项大奖,学校发布的《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跟踪研究中国制造业12年。

3. 打造高峰,树立学科生态圈标杆。2012年,学校大气科学学科位列教育部学科排名第一,该校以此为新的起点,抓住国家建设一批一流学科的重大机遇,制定了打造大气科学“世界单打冠军”的目标,努力构筑学科生态圈中的珠穆朗玛峰。2014年,学校大气学院海外院长王斌教授获得国际大气科学界最高荣誉罗斯贝奖章,同年,APEC气候研讨会在学校召开;2015年,该校又一项国家973计划项目、由“海外学者”专家李天明教授主持的“热带和中高纬季节内振荡的动力机理和延伸期预报方法研究”正式启动。近日,2015年美国地球物理学会霍尔顿青年科学家奖(Holton Junior Scientist Award)评选结果揭晓,该校青年教师陆春松凭借在云雾宏微观物理方面的突出成绩成为本年度唯一的获奖者,开创了中国学者获得霍尔顿青年科学家奖的先河。

二、以点带面,协同进化

学校在“学科生态圈”建设中,注重以点带面、以优促精,不断更新、改造、延伸、拓展、调整、补充,使之基础宽厚、主干突出、相互支持、彼此协同。在保持大气科学学科传统优势特色的基础上,构建了一批高水平的跨学科研究平台,形成了若干新兴特色学科群,增强了主干学科发展的后劲和动力。

一是以优势对接为突破口。该校以行业优势对接政策优势,以特色优势对接人才优势。一方面,学校不仅实现了教育部、中国气象局、江苏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建,还进一步实现了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中国海洋局共建,同时与环保、水利、农业等行业部门签署了合作协议,在海洋、环境、水文水利、农业等交叉领域争取到政策扶持和资源倾斜。另一方面,该校连续八次面向全球招聘高层次人才,大批气象及非气象领域的领军人物纷纷加盟,在优秀人才队伍的带领和推动下,学校大气科学捷报频传,大批特色新兴学科也进入发展曲线的“J”型上升区域。

二是以深度融合为核心。教育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气象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特别强调要培养复合型气象人才,该校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顺应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着力推进各学科的深度融合。学校遥感学院的3S集成与气象应用、海科学院的海洋气象学、计软学院的气象信息技术与安全、公共管理学院的气候变化与公共政策等等,均是依托气象学科优势,综合各主体学科自身特点新拓展的交叉性学科发展方向。

三是以集成创新为目的。针对国家对气象装备的重大需求,学校汇聚各学科力量集成创新,研发了红外前向散射能见度仪、微型小型多旋翼无人机、土壤温湿度传感器、人工影响天气智能指挥系统等一大批气象仪器装备。如该校计软学院将以传感器网络为核心的物联网技术引入到加密气象观测领域,利用信息隐藏技术实现了气象数据传输与安全存储,推广前景十分广阔。

三、环境支撑,平台共享

学校从学科政策制定、学科资源配置、学科组织架构三方面着手,构建高层次平台,营造学科发展的良好软环境,增强了学科发展的后劲和动力。

1. 既有倾斜亦有兼顾,科学制定政策。作为气象行业高校,学校除了紧跟行业需求,集中精力提高大气科学比较优势外,还着力打造文科特区、工科特区,除“大气科学”外,“环境科学与工程”、“传感网与现代气象装备”、“信息与通信工程”、“物联网技术与装备”先后获批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雾霾监测预警与防控”列入省重点序列学科名单,资源配置更趋科学。此外,对于暂时处于后发地位,但符合社会经济需求和学科发展趋势的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给予制度性保障,同样为其提供孵化环境,助其平稳顺利过渡。

2. 既有共生亦有竞争,合理配置资源。学校注重协调不同学科的发展,在竞争的同时促进同生共荣、相互适应,并寻求更好更深入的合作。在学校各学科之间的竞争中,一些社会亟需的新兴学科代替了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科,资源配置得到了优化;同时,各学科的发展活力在竞争中被广泛激发,在不断“争上游”的过程中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定位。

3. 既有纵向亦有横向,优化组织结构。围绕打造系统科学的学科生态圈,该校一方面以院系所(室)的纵向结构为基础,另一方面打通学科壁垒构建横向的组织结构,充分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如2014年,学校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获批立项,成为全国首批获准立项建设的三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之一。国际联合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包括多源资料融合与同化技术、天气气候动力学、模式物理过程和多模式集合预报技术、大气成分变化及其气候环境效应、气候变化影响评估5个领域,汇聚了近10个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研平台,承担多项973、863等科研项目,成为科研平台中的“航空母舰”。它不仅整合了学校优势资源,更凝聚国际一流科研力量,为多学科协同进化、产生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提供更高层次的发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