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科技日报】人才新气象:面向国际描绘蓝图——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关于科学发展的路径探索(中)

发布日期:2011-08-20 10:59:30   点击数:

给一个5年,你能做什么?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作答是:学校专任教师数量,由500人增长到1100人;博士化率,从9%升至60%,35岁以下达100%;面向海内外招才引智,吸引了来自哈佛、普林斯顿等全球知名大学的170多位高层次人才前来竞聘;为气象系统输送大批人才,每年进入中国气象部门的人数达500人以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李廉水说,坚持“精英、国际、技能”的人才培养导向,要绘出人才聚集培养的蓝图。

改变水土适应人

“破格教授”的故事在南京教育界传为佳话。

时间退回3年前,刚满29岁的刘清惓博士,在加州大学伯克利传感器执行器中心从事传感器研究。

在一次赴美访问中,李廉水校长与他见面,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那时的刘清惓,面临众多选择:留在美国继续研究,还是到国内发展?

最终,他选择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很多人难以理解。美国高校,实验条件比中国更好,青年博士动手能力更强,为什么不留下?即便回国,为何不选择名牌大学?

南信大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主动出击——建设200多平方米的实验用场,并为他配备由4位博士组成的研究团队。同时南信大承诺,破格聘请刘清惓为校聘教授。

“十一五”期间,时任南信大党委书记的刘一平始终强调“人才兴校”战略,学校一直坚持推进人才兴校、想方设法营造适合各类人才发挥才能的氛围和环境。南信大认为,引进人才水土不服,不是人才的问题,而是水土的问题。不能够改变人适应水土,而要改变水土适应人。

为了创造适宜人才发展的环境,南信大成立了高级人才联络办公室,集中处理引进人才的相关事宜;打通了“绿色通道”,高级人才1年内有任何事务,可直接面见党委书记和校长,请主要领导帮助协调,工作场地、设备、团队等问题优先解决。

这些无疑打动了刘清惓。

刘清惓回国后,南信大考虑到他不熟悉国内项目申报流程,在申请国家公益性行业专项重点项目时,学校主要领导和科技处负责人亲自帮忙推介。1年之后,刘清惓获得了国家510万元的行业专项经费支持。

谈及南信大的“水土”,刘清惓感慨良多:“在美国的时候,我所在的团队承担了一些美国传感器领域的重大项目,但由于科研体制的限制,未能实现与应用行业的无缝对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遵循与行业紧密结合的办学模式,让我收获颇多。”

于是乎,出现了这样戏剧性的一幕:刘清惓在美国的气溶胶传感器和冰传感器等项目虽获得了样机成果,却并未进入行业示范应用和推广;回国之后,这些技术有了用武之地,通过与气象行业专家的合作,该成果有可能会拓展应用于干旱、洪涝、冻雨等气象灾害防御。

改变水土适应人,创造环境培育人,南信大繁花似锦。

近5年来,南信大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170多位高层次人才参与竞聘院长及学科带头人,新增“千人计划”、江苏省特聘教授、江苏省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一批优秀人才。高级职称人数从2005年的186人增长到418人。

创新机制用好人

一所大学,不仅要比“大”,更要比“学”。

什么是“学”?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拥有知识的大学也就拥有了力量。一所大学如果只注重规模的扩张,而不加强学科与科研建设,久而久之也就成为单纯的“教书匠”。

在南信大的领导们看来,科技创新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队伍建设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时间政策的连续性,特别要通过提供教学与科研平台、融入创新团队、描绘美好事业前景留住人。

这样的认识,说起来轻松,却是在长期磨砺中形成的。

在这个过程中,南信大的校友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领导颇感自豪:“我们的优秀校友,在3个方面非常突出,一是上世纪60年代创校之初的一批校友中,多人成为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世界气象组织副秘书长等高级技术官员;二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众多校友,成长为国家气象事业的栋梁,涌现出了中国气象局局长、副局长、省级气象局局长、副局长等中国气象事业的行政与技术骨干;三是我们拥有数百人的海外校友,他们已经成为许多发达国家气象领域的技术骨干及世界著名大学的终身教授,一批学者拥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其中有些人已成为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士、气象学会会士等,他们的成就让学校在全球有了很高的学术知名度。”

曾经由于学科发展滞缓,学校很难招到优秀的博士毕业生,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南信大及时推出了“三双制”。所谓“三双制”,即双院长制、双系主任制、双导师制。

李廉水介绍说:“海外院长、系主任、导师,每年在学校工作两三个月。他们的任务主要有3个,以国际视野帮助学校选择学科方向,利用自身的研究资源与校内的教师组建跨国的科研合作团队,通过建立联合研讨会和暑期讲习班等方式推进国际交流、拓展科研视野、提升教师水平。”

此举一出,一批国际知名学者迅速在南信大聚集。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美国气象学会会士张大林被聘为大气科学学院院长,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陈镜明被聘为应用气象学院海外院长,《科学》杂志封面人物李占清被聘为大气物理学院海外院长,世界气象组织综合观测与信息系统司司长、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张文建被聘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兼职院长,美国大气海洋局遥感实验中心主任翁富忠被聘为遥感学院海外院长……

在南信大众多师生眼中,海外院长、系主任、导师的到来,不仅提供了宝贵的科研人脉资源,同时推动了人才交流、人才引进工作,提升了学校教师的国际化水平。

通过“三双制”,目前已有22位海外专家学者签约成为南信大“三双教师”。

选拔精英培养人

“母校绝对是个读书的好地方,少了一些诱惑,多了一份安静,让我们能静下心来读书学习。”南信大79级校友李占清曾深有感触地说。

郯俊岭,“长望学院”第一批学生。

在大一军训结束后,经过英语和数学摸底考试、物理摸底考试、心理测试、面试4个环节的层层筛选,他进入了52人的大名单。

“摸底考试没提前通知,考察出我们的真实水平。心理测试和面试,体现出学校不仅看成绩,还重视学生全方面素质的考察。”郯俊岭说。

脱颖而出的“长望班”学生,享受到了南信大为他们提供的优越学习条件。

“我们为‘长望班’的学生配备每个专业最好的老师。”南信大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久生说,他们分别来自于大气科学、大气物理和应用气象学院,负责指导学生选修课和专业方向的选择。

在第一学年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学校邀请校内气象专家教授、院长、前任校长、校领导为同学们上课、做讲座。

“‘长望班’的同学要上生物和化学,普通班不上,但这些与气象学科密切相关。”在南信大领导看来,坚持“精英、国际、技能”的人才培养导向,精英排在第一位。

“长望班”确实有所不同。刚放暑假,郯俊岭就开始了自己的社会实践——在江苏泰州气象局参观学习3天,了解气象预报流程、参加全国气象会商、参观观测站等。这是学校特别为“长望班”学生安排的,他们被分配到江苏省6家市级气象局参观学习,学校每天为每个人提供80元的食宿补贴,并报销单程路费。

为确保“精英式教育”,学校特别为“长望班”创立了“3+X”模式,即“3+1”读完本科、“3+2”读完硕士、“3+5”读完博士,这意味着学生可节约至少1年时间,在大四期间即可进入硕士生学习状态。南信大估计,预计70%的学生能够达到保研资格,其中15%—20%可望硕博连读。这一指标远远高于普通班。

面对课程要求和学习压力,郯俊岭坦言,大家非常用功,“不然也对不起学校给我们提供这么好的学习条件。”

为了进一步提高“长望班”生源质量,南信大决定,从江苏高考考生中“签约预录取”,剩余名额以考试选拔方式进行。

对于“长望学院”,校方有更多期待,李久生表示:“我们希望这批学生,10年后能出现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15年后能成长为青年才俊,20年后能担任本学科学院院长和各级气象局局长。”

同时,学校凝练的“精英、国际、技能”的人才培养3个导向,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营造了广阔空间。在全校所有非气象类专业开设气象科普课的基础上,新一轮教学改革中又进一步细化为“3+5+10”的气象特色课程板块。通过学分制选课,所有学科门类的学生都将在完成本专业学习的同时选修3门、5门或10门气象课程。这既为高速发展的气象事业提供全面的人才支撑,也是学校依托优势学科探索出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新路。

在中国气象局和江苏省的支持下,南信大校气象台经升级改造后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国家级的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气象仪器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大气综合观测基地、农业气象试验站等,确保学生实习直接与实际气象业务接轨。学校还建有27个基础和专业实验室,其中大气科学实验教学中心、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自动化实验教学中心等11个实验室是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合作创建了南京中美合作遥感中心,与耶鲁大学联合创建了“大气环境研究中心”,同时在企业建立了近百个实训基地。“厚基础,重实践”的人才培养特色与办学的优势进一步强化。